•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:
    1:搜索微信号(888888
    2:扫描左侧二维码
  • 登录 注册
  • 切换到宽版
  • 邢台同城,邢台人便民生活信息平台

    查看: 1157|回复: 0

    不说这四句话的人,最值得深交

    [复制链接]

    3

    主题

    2

    回帖

    25

    积分

    新手上路

    Rank: 1

    积分
    25
    发表于 2019-6-1 10:57:5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  本帖最后由 我睡不着 于 2019-6-1 11:57 编辑

    前几天,和一对情侣朋友吃火锅,因为要不要周末去吃草莓,两个人吵了一架。

    男生说:“周末咱们去吃草莓吧?”(商量)

    女生:“你买点就是了,还用特意去吃?”(疑问和指责)

    男生:“废话!自己摘的和买来的能一样吗?”(生气和指责)

    女生:“真要命,每次要去看我爸,你就这事那事。”(翻旧账和指责)

    说到这里,俩人开始互相攻击,男生起身走人,女生跟我哭诉:“你看,他就是这样,这种人根本没法沟通!”

    不说这四句话的人,最值得深交-2.jpg

    插图 | 电视剧《倒数第二次恋爱》

    开心的场合,轻松的话题,最亲近的人,鸡毛蒜皮的小事变成激烈争吵的导火索。不得不说,生活中这样“沟通”,如同家常便饭。

    其实,沟通的意义不在于你怎么说,也不是你说了什么,而是对方怎么反应。

    就像这对情侣,从女生第一句话开始,就已经进入指责模式,然后才升级为彼此攻击,没能达成任何沟通目的,还不欢而散。

    从心理学萨提亚流派的角度看,人有五种常见的沟通方式,反映了普遍存在的沟通问题。看看你说的话,属于哪一种。

    第一种 / 发泄式指责

    指责,是最常见的沟通方式,比如“你为什么……”“你每次都……”,是以“我”为中心,用“你怎样”去批评教育对方。

    不说这四句话的人,最值得深交-3.jpg

    比如老公随地拖鞋这件事,很多妻子会唠叨:“你每次都把鞋子乱扔,我说过多少次了!”

    可想而知,听到这样的指责,老公就算不说,反应也会是“我哪有每次都这样?”或者“你喊什么喊?”

    其实,妻子的目的是让老公放好鞋子,但指责却掩盖了目的。

    当指责出现,对话就失去了“安全感”,说的人越说越气,听的人据理力争,就这样,吵起来了。

    所以,指责是一种最无效的沟通方式,它更像一种灌输式的训话,要么一方霸道地控制对方,要么彼此不断升级的争吵。

    而且,过多的指责只会伤害关系。

    第二种 / 一味讨好

    与指责相对的就是讨好,讨好之下,人们常说“都行”,“听你的”,“你说的算”,而背后的潜台词是“你好,我才好”。

    不说这四句话的人,最值得深交-4.jpg

    讨好是以“他人”为中心,将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无限缩小,所以,有讨好模式的人会长期处于一种压抑的情绪里。

    我看过这样一件事:两个老同学因为一次聚会重逢,俩人约着周末一起出去玩。

    其中一个人猜测另一个人应该喜欢钓鱼,所以主动提议:“不如我们去钓鱼吧!我猜你应该喜欢。”另一个人附和道:“好呀,我很喜欢。”

    但一天下来,他们都身心疲惫,因为事实是两个人都讨厌钓鱼。

    互相为了照顾对方,而掩盖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,一次难得的约会成了两个人的苦苦硬撑。

    这就是讨好,它看起来温和,一个人牺牲自己来照顾对方,但在这份失衡的关系里,双方很难真正地走近彼此。

    更值得注意的是,很多讨好的人心里都觉得“我对你那么好,你也要好好对我。” 他们有付出,就期待回报。

    所以,长久来看,讨好的人会觉得委屈压抑,被讨好的人会觉得歉疚,带着这么多情绪,沟通很难有好结果。

    第三种 / 头头是道地讲道理

    沟通中最难受的就是听别人讲道理,因为听起来似乎很对,但让人很不舒服。

    讲道理以“真理”为核心,爱讲道理的人经常会说“你应该……”“按理说……”,语气里难免说教。

    不说这四句话的人,最值得深交-5.jpg

    最爱讲道理的人是谁,是面对孩子的父母,面对下级的上司,面对小辈的长辈,以及亲密关系里不成熟的人。

    比如孩子早上赖床,妈妈催了好几次,孩子一直说“我不想起床”。

    强忍着不发火的妈妈开始讲道理:“每个孩子都需要上学,妈妈也是要上班……”遗憾的是,她还没说完,孩子就大喊:“我今天就是不上学。”

    孩子可能只是发泄一下不想起床的情绪,但在妈妈的看来,孩子是直接不想上学。

    讲道理的妈妈让孩子无从反抗,而当一个人无法去反驳另一个人的道理时,就会用对方最不喜欢的行动来反抗。

    所以,讲道理只是满足了自己高高在上的需求,实际上,只会切断彼此的交流。

    第四种 / 打岔

    打岔,换句话说就是转移话题,它没有任何核心和主题,纯粹只是逃避回答。说起打岔,它很容易被混淆为思维活跃。

    不说这四句话的人,最值得深交-6.jpg

    比如和孩子,如果他考得不好,当你问他时,他的眼神就会很游离,找各种其他话题。

    大人也不例外,很多人会在遇到棘手的问题时,马上退缩;或者很严肃讨论一件事,他会嬉皮笑脸地引导你避开这个话题。

    其实,打岔是因为他还没有做好准备,他不知道怎么回答,也无法面对自己不好的事实。

    长期来看,打岔只会让关系里的只会越积越多,而且,逃避是会上瘾的。总是逃避的人到时候会发现,到了想好好沟通修复关系时,只能词穷。

    打岔,只会浪费彼此的时间和精力。

    第五种 / 身心一致的有效沟通

    每个人说话前,都会有一个清晰的目标,但等到真正说话时,我们有70%的时间是在关注情绪,只有30%在关注内容。

    那到底怎样的沟通才是有效沟通——是身心一致性的沟通。

    不说这四句话的人,最值得深交-7.jpg

    有一种人说话时,从不去挑别人的问题,也不一味顺从,不滔滔不绝地讲道理,也不转移话题。

    他们始终保持心中所想与语言、行动一致,用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,在合适的场合交流。身心一致的沟通里,要这样说话:



      ①用“我”开头来交流。


    在沟通中,我们只能表达自己,而无法掌控别人的选择。

    所以,有效沟通的前提,是清晰地表达自己。所以你可以用“我……”来表达,而避免用“你……”来提要求和命令,甚至指责。



      ②及时与对方确认、反馈。


    沟通能否有效推进,很重要的一步是清楚把握彼此的想法和感受,而不仅仅是自嗨。

    亲密关系里这一点尤其重要,千万要避免自嗨式对话,自己是说爽了,其实对方早就烦了。记得及时以反馈的方式和对方确认,比如“你的意思是?”。

    不说这四句话的人,最值得深交-8.jpg



      ③提供第三选择。


    完成前两步,沟通也就有了一个安全的氛围,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,要想很好解决,我们需要针对共同目标的第三选择,也就是双方都接受的实施方案。

    毕竟,沟通是为了了解对方,然后解决问题。

    所以要始终谨记:别忘了你们是为了什么开始这段对话。不要因为收不住的情绪,耽误了问题的解决。

    因为亲密,我们选择沟通,因为有问题,我们选择用更坦诚的态度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,只有这样,关系才能越说越近。

    -END-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官方微博:

    官方公众号:

    官方微信

    手机APP下载:

    官方微信

    QQArchiver 手机版 邢台同城 冀ICP备16028317号-1 Discuz! X3.4 Powered by © 2021-2023 Comsenz Inc. 

   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